2023年推薦:
★【成為他的好隊友:當孩子憂鬱和焦慮】/作者:葉雅馨, 戴怡君, 黃嘉慈, 黃苡安, 鄭碧君, 許以恩/出版社:大家健康雜誌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全世界有七分之一的10至19歲兒童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礙。這兩年多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憂鬱、焦慮青少年較疫情前增兩倍。這些數據背後隱藏了青少年無聲的呐喊或是暗自垂淚的孤獨,也提醒我們需要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採取行動。本書採訪多位輔導諮商與醫療專業人員,分享陪伴深陷憂鬱與焦慮情緒青少年的經驗,彙整國內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資訊,介紹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作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★【聽見孩子的聲音:程序監理人的看見與實務】/作者:兒少權心會(總策劃), 王儷穎、林欣儀、張嘉紋、黃春偉、謝嘉玲、蘇淑貞(作者群), 謝子瓔(採訪整理)/ 出版社:啟示
「家事事件法」於2012年制定後,開始有了「程序監理人」的制度,程序監理人在訴訟期間,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兒童的代言人,以兒童的最佳福祉為考量,提供法官裁判親權的參考報告。本書透過一篇篇的故事描繪出家事案件的可能樣貌,進而與讀者連結和產生共鳴;每篇故事後的「關係處方箋」,除了傳遞知識,也為家庭注入不同的視角、找出新的可能。本書也是經驗的傳承與交流,讓新的程序監理人有參考資源、找到夥伴,共同為兒少的最佳利益奮鬥。
投入親職教育數十年,看過的國內外相關書籍不在少數,《聽見孩子的聲音》是其中相當扎實、豐富、特別又非常有溫度的創作。在此,謹向權心會團隊、本書作者群致上最高的敬意,相信透過「程序監理人的看見與實務」,我們將能接住更多渴望愛的孩子,以及大人!—專文推薦 楊俐容(親職教育專家、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、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)